人人都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,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。其实,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。健康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,医学研究表明,人体患的大部分疾病都与免疫系统失调相关。
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,暴饮暴食、睡眠不足、精神紧张、缺乏运动成为很多人的常态。与此同时,人们的健康状态也出现了明显变化,我国慢性病患病人群正呈现年轻化趋势。梅艳芳、罗京、李咏、傅彪、姚贝娜等我们熟悉的名人都是在风华正茂的年龄被疾病无情击倒,英年早逝。
很多人中年患病离世,除了与外界高压的生存环境有关,其自身免疫力的强弱也起到重要作用。机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力,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外界各种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的干扰。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,外界的不良环境更容易使机体致病。
一般而言,健康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,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。但是,人们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,免疫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。从个体发育来看,人的免疫力是一个逐渐完善后慢慢退化的过程。
儿童、年长者和亚健康人群,以及某些疾病治疗或恢复期的人群,不同程度地存在免疫功能相对不足,关注其免疫力调节有益于保持或恢复健康状态。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在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,儿童与老年人的死亡率最高,中青年的死亡率相比较低,但也不能忽视这部分“身强体壮”人群的死亡率,他们有可能就属于免疫功能相对不足的亚健康人群,导致对某些流行性传染病易感。
因此,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防御。国家推广的结核、脊髓灰质炎、百白破和麻疹等疫苗接种就是提高整个人群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,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易感染这些传染病。当流感流行时,接种相应的疫苗也是出于类似目的。
但免疫接种所预防的疾病种类是非常有限的,许多常见病、多发病是不能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的。相比预防接种,通过日常保健来强化免疫力更为重要,例如可通过调节日常作息、合理膳食和运动等措施恢复或提高免疫力。
评论已关闭。